該升學 還是入職場~~轉貼蘋果日報名采版

秋茹在幾個月前考取了護理師執照,進到醫院工作。手腳俐落的她能力很強,聽到她要離職的消息時,大家都很訝異。
「聽說你要走啦?」李醫師好奇地問。
「嗯。」秋茹點點頭。
「離職後有什麼計劃?」
「可能去補習準備考試吧。」
「工作上有不開心嗎?」
「還好,我對護理工作挺有興趣,沒有不開心。」

「那為什麼會想離開呢?」
「因為我媽一直叫我去補習考個研究所來念,她都說學歷高一點比較吃香。但是我實在不曉得這樣好不好?」秋茹有點困惑地問:「你覺得我應該去念研究所嗎?」
台灣年產4千博士

李醫師繞了個彎,沒有直接回答:「她說的話沒錯,但也不正確。」
「什麼意思?」
「這種觀念在30年前適用,在今天可不見得行得通。」李醫師道:「1981年,差不多就是你父母念高中時,台灣只有16所大學,一年畢業3萬多個大學生、2千多個碩士和70幾個博士。在他們觀念裡,文憑等於就業的門票,更是人生的保障,所以會苦口婆心地宣揚『學歷至上』的想法。」
「但是時代變了,腦子也要記得更新啊。」李醫師在白紙上寫下幾個數字,「現在台灣有120幾所大學,一年畢業20幾萬個大學生、6萬個碩士,還有4千多個博士。單單碩士畢業生的數量就已經超越當年高中畢業生的數量囉。」
「哇!差這麼多!」秋茹瞪大了眼睛。
「嗯,很殘酷,學歷的通貨膨脹就是這麼誇張。」李醫師道:「所以妳花時間花金錢念完研究所,拿到的卻是嚴重貶值的文憑,哪可能會有多吃香?」
「嘖嘖……」秋茹沉默了一會兒才問:「那我該怎麼辦?」
「對年輕世代來說,培養能力遠比追求學歷重要。畢竟學歷不等同於能力,而學校亦非培養能力的唯一所在。」李醫師道:「與其追求嚴重貶值的文憑,倒不如紮紮實實地培養自己的能力,創造自己的價值。否則在企業眼中,員工將不再是不可或缺的螺絲釘,而是隨抽隨用,可拋可棄的衛生紙啊。」

劉育志《刀下人間》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